近日,國內兩大主流電視品牌TCL和海信之間的商業詆毀糾紛終審落錘,而就在終審判定後不久,TCL疑似對其作出回應,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沒想讓真相大白,我很抱歉”的博文,並配發了三張圖片,由此該事件再一次引起業界的關注。

追根溯源,此次TCL與海信之間的糾紛源於2019年,當時TCL在某平台上發布了虛擬場景的視頻內容,視頻中對海信激光電視使用了“見光S啊”“激光電視深夜裏的噪音”“SJB啊,買這麽奇怪的電視”等負麵評論,相反,對本品牌的部分大屏電視則使用“夠大夠氣派”“滿分100分”等正麵宣傳,麵對TCL的商業詆毀行為,海信直接提起了訴訟。
在此後的法院一審判決中顯示,TCL需賠償海信50萬元,但兩家公司均不服判決,雙雙提起上訴。二審最終敲定賠償金額調整為200萬元,同時要求TCL在官方微博賬號上置頂聲明15天以消除不良影響,但從TCL置頂的微博來看,似乎對該結果並不認可。
而在這場糾紛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大屏領域中品牌間產品布局的差異化所帶來的一場顯示技術之間的較量。目前電視產品主要囊括LCD、OLED和激光電視三種技術類型。一直以來,TCL品牌主推液晶電視,並專注於Mini LED技術的研發,而海信則主攻激光電視市場,在激光顯示技術上占得主導地位。雙方顯示技術路線選擇的分歧,引發了激烈的糾紛。
與此同時,從奧維雲網公布的一組數據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累計銷量1781萬台,同比減少14.7%。在電視從增量時代轉而進入存量階段,用戶對電視需求正在下降的背景下,麵板價格也在持續上漲,電視終端整機產品集體漲價。在整體市場處於下行的行情之下,各品牌間的產品競爭也就愈加激烈。
受成本壓力的影響,加之4K及8K等技術的升級,各廠商不斷布局大尺寸電視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85寸、100寸等超大尺寸電視市場增長明顯,而這也使得傳統液晶電視將遇到激光電視這樣強勁的對手。原因在於傳統的液晶電視在進入到80-100英寸後,價格會隨之大漲,而激光電視以其激光投射技術的優勢,能夠呈現出超大屏,與同尺寸的液晶電視相比,價格上更加親民。據奧維雲網數據,激光電視在2015年至2020年的複合增長率達213.8%,成為了增長最快的新物種,這無疑對傳統液晶電視形成一定衝擊。
另一方麵,主攻液晶電視路線的廠商也在積極推進麵板顯示技術的革新,在傳統液晶麵板的基礎上,QLED、Mini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相繼出現。其中,QLED技術使得電視獲得更佳的背光利用率,有效提升了顯示色域空間,而MiniLED則將傳統LCD進行改進,為用戶帶來更加細膩的畫麵體驗。TCL為最早研發Mini LED技術的廠商,一直在布局Mini LED產品,同時也在QLED電視上發力,因而新型顯示技術的產生與加速增長的激光顯示技術形成了正麵對抗。
TCL和海信此次的糾紛,歸根到底是顯示技術之間的直接競爭。事實上,在電視市場的持續發展的大環境下,各電視廠商不斷開辟新的賽道、各品類產品競相爭豔,都是市場積極發展的表現,它能夠帶動產業升級,為市場注入更多新鮮血液,但各廠商之間也應遵守良性競爭原則,應用更加客觀理性的態度去構建公平、規範的市場競爭環境,這樣才能在市場中走得更遠。